一、 人性

我一度对人如此失望,感觉这里是个道德和智力的洼地。

Of the endless trains of the faithless, of cities fill’d with the foolish.

—沃尔特·惠特曼《啊,我啊,生活!》

你很难看到无缘无故的善意,思考能力突破不了苟且偷生和荣华富贵。

而一个良好的制度要想得以运转,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民精神。

任何制度政策之所以得以施行,都是社会合力的结果。

如果你觉得一个畅行无阻的政策荒谬绝伦,更大可能是你跟社会主流思想脱节。

所以当我被限制自由时,我不仅怨恨制定政策的管理层,也平等地迁怒每一个支持愚蠢政策的民众,以及孕育这些官员和政策的文化土壤。

因为这些官员正是从这群人里选拔上去,甚至是这些人的佼佼者。

设想从民众里随机选一批替换他们,施行起来大概率还是同样的思维模式。

你可以从那些五花八门的政策感受到各种日常文化的气息,看到它与人们日常待人接物的生存哲学是如何一脉相承。

二、国民性

所谓国民性是真实存在的吗?

是普天之下都是如此,还是这里特别让人失望?

不止一人跟我科普:

现代社会科学已经证明国民性是个伪概念。

民众大部分时候处于可变状态,认识受教育、宣传、外界环境影响。

但我总心怀疑虑,因为这不过是否定了国民性的一成不变,并不能排除在相当长时间内社会呈现出国民性的特点。

即使可变性真实存在,但要化成现实所需时间以年代计。

而现实又一遍遍地证明给你看,这就很让人泄气。

然后有人用事实行动向我证明了可变性。

同时提醒我事情发展总会超出我的预期。

我毫不怀疑,三年前他们多数很可能站在立场可疑的一方。

即便是今天,也多半因为这是赛先生的领域,赛先生的世界里黑白更分明。

还有哪怕是在赛先生的领域,我其实也很怀疑是不是在以正确的理由反对。

But what does it matter?

智识有浅短,认知有偏差,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人们还在追求自由的答案,那就还有希望。
有人跌倒,有人迷路,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迷失。

翻看十年前微博时发现一条关于nobleness是否存在的追问。

原来彼时起我就对人性这件事如此在意,提醒了我什么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就像是无尽深沉宇宙里的璀璨星光。

我知道它的背景是苍茫的虚无,想得出个普遍的答案近于徒劳。
也知道这里面有数不尽的混沌和幽暗,无数的地方经不起深沉的凝视。
但仍然有些东西超出那些,一旦你看到你就知道那是好的,那就是光。


Besides, I’m so glad that you com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