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我觉得是目前最有现实意义的。


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诸城邦,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大帝国,他死后帝国一分为四,直到后来全部被罗马征服。

这些希腊化帝国相比原来的城邦国家更大更集权。

一般人在政治上越来越无能为力。

这些现实状况反映在思想层面:

人们开始回避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最终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所以,哲学家们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个体问题:

怎样才能获得个体的幸福?


伊壁鸠鲁:精致的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主张:深思熟虑地享受生活。

真正的善只有一个,那就是——快乐。

快乐就是最大的健康舒适,最小的痛苦折磨。

那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你要精打细算。

你要克制眼前的短暂快乐,追求那些更精致持久的快乐。

也不要纵欲。纵欲实际是把决定你快乐的开关交到别人手里。

透批吸毒这种纵欲式享乐,有就快乐没有就不快乐痛苦。算总账结果是负。

伊壁鸠鲁提倡我们享受自己能支配的小确幸。

伊壁鸠鲁还反对参与政治,因其快乐很少,烦恼很多。

那些对政治冷感的同学,可以在伊壁鸠鲁这里找到认同。

但我个人不信奉伊壁鸠鲁主义,主要是因为痛苦和快乐的关系过于错综复杂,不是寻常人的理性能够精打细算的。

昨日的快乐今天再来味道可能就大不如前;

大的快乐有时候需要你先受些小苦;

甚至吧你一辈子整体上看肯定是苦多乐少,那是不是就该去TMD不活了?

我不觉得快乐是能够追逐的,或者精打细算的。

快乐似乎是人追逐其他东西过程中的副产物。

所以,我个人倾向支持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建议人要独立于外部因素。

要想幸福,就要尽可能不受外物影响,活在能控制的自我当中。

幸福不依赖于外物,死亡、疾病、痛苦、贫穷都跟幸福无关。

唯一的幸福就是活得问心无愧。

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对各种命运都无动于衷保持淡定呢?

通过理性。认识到万物都有规律,你不可能什么都机关算尽。

所以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愉快接受,养成强大的内心。


上面这些答案没有能让人完全满意的。

伊壁鸠鲁的理论是富人的理论。吃饱饭的人才有心思去琢磨怎么享乐,连生存都要拼尽全力的人谈什么可支配的快乐。

而就算是最坚定的斯多葛学派,也没办法总是能在遭受重大打击时候感觉幸福。

生离死别重疾丧失的痛苦怎么可能一句「淡定」就算完?

没有一种更高安排的理论来说服自己,如何让人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

所以,在普遍的意义上,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不论你是强大还是弱小,如何获得个人幸福?

答案呼之欲出: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宗教。

下一章我们一起了解中世纪的神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