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最近因为学习压力陷于某种情绪困境不能自拔,向我求助。
虽然开导了半天但我自觉还是很无力。人和人之间终究难以感同身受。
我想努力回想一下自己的高中时代,希望能为我妹妹的困境找到一个解决办法,至少希望能有所启发。

一、 我的高中时代

我的高中时代一帆风顺吗?好像也不是。说来其实还挺波折。

入学时是班里第7,年级大概30左右。记不真切,反正4个重点班,4乘7就是30左右。
第一次期中考试前进了一点,年级15?家长会时我父亲还挺担忧。反而是我宽慰他:没关系,这次前进一点,下次再进一点,总有一天我会是年级第一。
完了后我们俩在路边小店热了一壶黄酒对酹。

年级第一比想象中来得要快。高一下学期就实现了。但也就这么一次了。
之后在高二上学期期中作为年级第3上台领了个奖。这就是我高中时代的巅峰了。
之后我还曾为了重夺回第一更加发奋了一阵。李飞还问你怎么考了年级前三反而更用功了。

高二上学期的下半蹭同学的书读了郭小四的《幻城》,第一次接触到『自由』的概念。这个新词着实让我向往了下。我决定实践一把,结果很感人,成绩比人自由。我在高二上期末考试从年级第3没有任何过渡地直接掉到了163.

之后就去他妈的自由吧。我还要考大学呢,我还要上清华呢。
我要重新再考回去。

但这种事情说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简直是太他妈的难了。
我的学校是南阳市最好的高中,我的同学也都一个个的聪明而有天分。甚至在我看来,我很多高中同学的天分更在不少清华本科同学之上。毕竟是河南,录取率比北京足足低了二十倍。换句话说有些地方的清华同学换个地方他们需要再二十选一才能进到清华。
之后我不管再怎么努力,终我的高中时代再也没能进入过年级前十。
而我们只有年级前5才能上清北。 还记得高考结束以后,阿菜跟我说,别想清华了,报个华科吧。

而我当时又是怎么撑过这些?
大多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现在能想起的点滴是:

我时常一个人在没人的角落里痛哭;
我为每天从早5点半到晚9点半的上课时间制定精确到每刻钟的时间计划;
写日记记录自己对李桢的暗恋和失恋;
我把《灌篮高手》的海报贴在寝室的书桌前,并且至今相信如果不是这部动漫我不可能撑过高三考上清华,我在高考完回去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时把里面的一句话写在黑板:

不断积累少许的不同,就往往能从绝境中生存下来;

我和刘新乐、易翔宇还有好多人每天吃饭都是一路跑到食堂吃完再跑回教室继续学习,总的吃饭加来回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其实我记得是10分钟,而且我有印象最快记录是8分钟,但我已经想象不出我们当时怎么能够做到);
我在聂云飞保送浙大以后自己一个人一张桌子搬到了教室第一排,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是自闭的状态,我记得那时周末回家亲戚邻居我谁也不理;
噢我想起来,我高二时还是班长,但回想起来我实在是个差劲儿的班长,公开地性别歧视,除了咆哮也不会管人,时不时还自顾自地发表演讲打扰同学。

当然也有欢乐的时光:
我们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雷打不动地去打篮球,我跟着樱木花道学来的中投还很有心得,金磊和董佳是主力,光光会后仰,李勇会盖帽,周宇会三分;
就在高考前一天还因为打排球扭伤了脚,一瘸一拐去的考场;
我是长跑冠军,准确地说是800米冠军,3000米万年老二总是输给胡涛;
人送外号『三班第一猛男』,更常见的叫法是『黄猛』;
我们用文曲线玩编程,这点我比不上易翔宇,他钻研的厉害,我画个太极图就满足了;
我在班主任阿天教的物理课上睡觉,我时常旷了早自习一觉睡到七点;
我还发明了一堆黄氏定理;
我因为语文作业没写还装得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儿被语文老师赵学敏大吼『滚出去』;
实际上我的练习册大部分到毕业时候都还是白本,我都不知道我那时候都干啥了,哦对,抄歌词,什么《东风破》,什么口头禅『譬如』的黄老师说的什么『几百年以后』的《江南》;
我和宋辰宁、易翔宇他们比赛吃馒头,记录是6个还是8个来着。

普希金那首诗怎么说来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像那些年老师常跟我们讲的一样:高考,确实是我们这些经历过高考的人一生的财富。
当然像所有的名言一样都还有下半句:对于你们很多清华的来说,高考就是你们一生的顶点。 哈哈哈,是不是还不知道,we’ll see.

二、 经验和教训

刚上大学时候我去南召县支教给当地的高中生传授经验,我跟他们说要学着强迫自己。因为我高三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个经验现在我已经不推荐了。后遗症巨大。

如果现在有什么一定要说出来的经验,那我会说是:

兴趣

我还记得将近二十年前在我还摘抄名人名言的中学时代,看到关于比尔盖茨五个钥匙的故事。比尔说:

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往往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我深以为然,而且正像我前面写过的一样,我隐隐觉得很多东西其实早早就在人生的早年间写定。其后可能形式变化但内核永存。
在我黑暗的大学时代我常用德川家康的话来自勉:

人生如负重致远,以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这句话可能也是对的。换作旁观的视角可能觉得你负这么重的东西还怎么能够前行。但是如果身在其中的人乐在其中,可能就并不觉得是什么不可承受之重。

就好像我们现在回看中学时代,同时学几乎没有关联的七八门课简直不可思议。我上初二时语数外物政史地生八门课,平均分96/100,外加体育满分,这大概是我考试的巅峰了。当时我会觉得这些痛苦不堪吗?或者会像现在一样把这些当成to-do list里的一个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吗?
不是的,我是真的带着兴趣去学习的。

即使是政治、历史这些带有严重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
有人可能会问你考90多分不是应该已经被洗脑成傻逼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人在很早——远在成年以前就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了。对于初二历史书里论证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这一节,其时我就抱有疑问,始终不能理解其中的必然逻辑。但是并不影响我考高分。我不像一些同学那样因其是官方的洗脑内容就加以排斥,我是真的怀有很大兴趣地仔细研究了其中的概念和逻辑。

负重致远这话不假。就像佛经里的故事一样,我们的人生其实处于种种危机之中。即使你志得意满、睥睨天下、顾盼生雄也终不能摆脱生老病死苦。
兴趣可能真的就是解救人生的良方,打开人生秘密的钥匙。
正如钱钟书老先生的妙语: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昨天我和妹妹说,如果你觉得落下的功课是拦路猛虎,那就先放一边好了。
最坏的情况又能怎么样呢?
从那些你更有兴趣的地方开始,比如早上起来读一首诗,大声朗读课文,背背英语。
初二刚学物理的时候我也是闹不明白,但是有天从一本辅导书上发现了其中确定性的原理以后突然间就开了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过往的困惑从此迎刃而解。

而且兴趣似乎并不是灌输而来的。生吞别人交给的任务——甚至是自己给自己的任务——那都只是被动的接受,乐趣并不来自于此。乐趣更多地来源于发现和创造,来自于主动性的行为。我是这对我妹目前学习状态的疑虑,因为那并不是通往学霸之路。

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1. 可以从把现有题目思路搞明白以后尝试其他解法开始,更上一层是想出更加简单高效的方法,甚至就是最简单的把一招『亢龙有悔』练到极致。
    我现在还能想起初三物理老师当堂布置了几十道题目我十五分钟交卷时老师脸上的惊异,后来还被其他班排名第一的同学过来求证,说白了其实就是『欧姆定律』的翻来覆去用。

  2. 可以尝试多学科融汇。
    比如上物理课时看看附录里那些物理概念的英文单词;
    可以上地理课时候讲到石灰岩时候想想碳酸钙的那些东西;
    可以用数学里导数积分概念求解物理中的路程速度加速度问题;
    可以讲到数理化生历史上的大佬时,想想这些人在历史上是什么年代那时候世界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是什么朝代。
    这些说起来好像又加重了学习的负担,但是尝试一下不同角度看问题时带来的新奇体验足以打消疲惫。

  3. 可以尝试去推导一些自己的结论,发明属于自己的『X氏定理』。
    虽然这些都有别人做过,但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东西和那些被动接受来的,在理解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话说起来可能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最后发现还是需要智力天赋上有余力。就好像张无忌在光明顶看别人打架时小说里写的:飞禽见地下狮虎搏斗想何不高飞下扑,殊不可知狮虎虽然凶猛但要高飞下扑却是力所不能。

But即使自己一副烂牌,也总有办法可以玩出花样儿,至少可以重在参与玩得开心。以上只不过是我自己当年的小乐子,你可以举一反三地发掘更适合自己的玩法。

然后是兴趣的扩展。用更高视角看待自己的学习,把它当成一个工程主动性地去想办法。

第一要务是对自己的状态有认知,明白自己哪些强项哪些薄弱,哪些要优先加强哪些可以缓缓。
这个东西可以用每天的总结和计划来解决。
每天总结审视自己的状态,没事儿可以写写随便发泄的日记;
制定每天的详细计划,正如上文所说我有一段时间把自己每天的时间计划制定到每刻钟。当然大部分都完不成,实际上一天能完成十分之二三我就很满意了。这个事情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件事明白自己当前的状态。

第二要对目标非常明确。
关于课堂内容和作业的关系,一定要搞明白重点。
作业练习不过是强化内容的工具。根本上要重视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我当年毕业时大部分练习册都是空白,但那又如何呢?那些全部写满的勤奋的人又怎么样呢,不还是考不过我。
说起来这个我当年年级第三的时候学校还照了照片,要我写自己的格言,忘了谁给我报的『天道酬勤』,实际上我很鄙视这句话。
练习有练习的目的,做一题有做一题的收获,贵精不贵多。

有的人读过《战争与和平》,只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冒险故事。

而有的人读了口香糖上的原料列单,就能解锁宇宙的秘密。

——莱克斯卢瑟

So, my dear sister,
Do not worry too much.
I have basic faith in you.
You have shown me your potential.
These are not empty words.
If they are, you know I’ll tell you directly.
Gaokao is indeed a very import thing to you.
But even you screw up, you still have a pack of possibilities.
Have fun!